t55p1329

标签: 小野洋子

1964年,31岁日本女人下跪,请求:“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台下

1964年,31岁日本女人下跪,请求:“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台下

1964年,31岁日本女人下跪,请求:“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台下人疯狂开剪,瞬间片布不剩。小野洋子1933年出生在东京,家境显赫,父亲是银行家,母亲来自安田财阀,生活本该无忧。她小时候却没少折腾,家里频繁搬家,从东京到旧金山,再回到日本,战乱的阴影一直笼罩着她。二战时,东京的轰炸让她和家人躲进防空洞,爆炸声震得耳朵嗡嗡响。战争结束后,她继续上学,穿着整齐的校服,走在满是瓦砾的街道上。1953年,她去了美国,进了莎拉劳伦斯学院,学音乐和诗歌,但她对传统教育不感兴趣,很快就退学。她混进了纽约的先锋艺术圈,认识了一群不走寻常路的艺术家,像约翰·凯奇这样的大咖,彻底点燃了她的创作热情。1956年,她嫁给日本作曲家一柳慧,婚礼简单得不行,东京一间小会堂,几束白菊花就搞定了。婚后,她开始摸索自己的艺术路子,受到“激浪派”的影响,觉得艺术不该只是画框里的东西,得跟人互动,得有冲击力。她开始用身体做实验,琢磨怎么用最直接的方式表达和平和自由。1964年9月15日,小野洋子在京都的草月会馆上演了《切片》。她穿着黑色连衣裙,跪在舞台上,旁边放着一把剪刀。她告诉观众,可以随便剪她的衣服,每块布不能比明信片大,剪下来可以送给爱的人。刚开始,观众还挺拘谨,一个男的慢吞吞上来,剪了她袖子一小块,布料撕开的声音在安静的会场里特别刺耳。接着,一个女的也上台,剪刀在她手里抖得厉害,剪了裙摆一角。慢慢地,气氛变了,观众开始激动,有人剪得越来越大胆,衣服一块块掉,肩膀和腰都露了出来。人群里开始有人起哄,笑声和口哨声混在一起。有一个男的直接剪了她的上衣领口,布料滑下来,露出内衣边。另一个家伙更狠,剪刀直奔裙子,布料被扯开的声音像是在撕纸。最后,有人剪断了她内衣的肩带,衣服彻底掉光,她赶紧用手挡住身体,匆匆跑下台。整个表演不到半小时,却像一场风暴,把人性里的好奇、破坏和暴力全抖了出来。她后来回忆,觉得自己像是被剥光了尊严,羞耻感铺天盖地。这场《切片》成了小野洋子艺术生涯的分水岭。1965年,她在纽约卡耐基音乐厅又试了一次,观众反应更夸张,剪得更狠,她没坚持到最后就退场了。1966年,她在伦敦再演了一次,台下坐着约翰·列侬。他被她的胆量吸引,两人后来走到了一起。1969年,他们一起搞了“床上和平”,穿着睡衣躺在酒店床上,周围全是反战标牌,记者的相机闪个不停,宣传和平的理念。这件作品比《切片》温和多了,但影响力一点不小,照片传遍了全球。2003年,70岁的她在巴黎又演了一次《切片》,这次她心态变了,穿着黑色长裙,跪在白色幕布前,观众的动作克制了不少。她说,这一次她是带着爱去做的,不是当年的愤怒和不安。她的艺术没停下,装置、音乐、展览,啥都搞,作品被全球各大美术馆收藏,像泰特美术馆、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都能看到她的影子。2025年,92岁的她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声,站在纽约公寓的阳台上,背景是中央公园,呼吁世界和平。《切片》成了行为艺术的标杆,至今还在被讨论,有人觉得它揭露了社会对女性的凝视,有人觉得太极端,简直是在玩火。
“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1966年9月9日,在英国伦敦非洲表演中

“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1966年9月9日,在英国伦敦非洲表演中

“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便哪里都行。”1966年9月9日,在英国伦敦非洲表演中心,一位来自日本的前卫行为艺术家,站立在舞台的中央,要求现场观众逐一走上舞台,用剪刀剪下并带头她的衣服碎片,大小不能超过明信片,剪去的位置由现场观众自己决定,表演者保持不动。现场观众很积极,男女观众依次上台,女观众多选择从衣服的边缘剪去小块碎片,男观众则直接选择剪去表演者胸前的大块衣服,以引起现场观众的注意和喝彩。最终,表演者的衣服被全部剪光,一丝不挂站立在舞台上,这之后,表演宣布结束。这位来自日本的行为艺术家,名叫小野洋子。这样的行为艺术表演,在来到英国表演之前,小野洋子已经在日本和美国表演过多场。在日本,现场观众动作缓慢且犹豫;在美国,现场观众表现积极,踊跃参与;在英国,小野洋子的衣服则全部被剪光,最终一丝不挂。小野洋子的本意是,通过这样的表演,唤醒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男性对于女性的尊重,同时,她认为,这些西装革履文质彬彬的上流社会男子,不会把她剪到一丝不挂。小野洋子低估了人性的恶与伪善,因为人类本就是没有底线的动物,哪怕台下坐的是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令小野洋子没有想到的是,当她在英美各国重复表演《切片》这一剪衣服行为艺术的时候,她的表演引起了披头士乐队主唱约翰·列侬的注意。1966年11月9日,列侬和小野洋子在英国伦敦一家画廊相遇,其后两人开始畅谈。这一次的相遇之后,列侬爱上了这位比自己大7岁的东方女性。1969年3月20日,列侬和小野洋子都离开了各自的婚姻家庭,在直布罗陀宣布结婚。婚后,两人一起进行音乐创作,一起策划参与行为艺术表演。两人的婚姻,外界用“疯狂”来形容,认为不会幸福和长久。可是,当42岁的小野洋子为列侬怀孕生子之后,两人的婚姻生活似乎更加稳固和幸福。唯一的不足是,在1973年至1975年间,约翰·列侬与他的助理关系暧昧。小野洋子得知后,对此表示理解和支持。1980年,列侬和小野洋子重归于好。数周后,列侬在纽约被枪杀。成为列侬遗孀之后的小野洋子,未再嫁人,独自抚育孩子,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艺术表演,并持续推出个人唱片,到处巡演,不断巩固自己作为独立艺术家和音乐人的地位。2003年9月,70岁的小野洋子在巴黎再次表演行为艺术作品《切片》。2009年,小野洋子捐款设立约翰·列侬想象奖。同年,在威尼斯双年展上荣获终身成就金狮奖。2015年,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小野洋子的大型个展——小野洋子:一个女人的舞台,全面展示小野洋子近四十年的艺术创作生涯。“别叫她列侬的遗孀,请叫她艺术家小野洋子。”有人这样评价小野洋子为艺术特立独行的一生。文|午梦堂主参考资料:
1964年,31岁日本女人小野洋子下跪,请求台下的众人:“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

1964年,31岁日本女人小野洋子下跪,请求台下的众人:“来吧,剪下我的衣服,随

小野洋子,1933年2月18日出生于日本东京,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出身背景显赫,父亲小野英介乃日本九世纪天皇的后裔,曾在横滨正金银行任职;母亲小野安田矶子则是安田银行创始人安田善二郎的孙女。这一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