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329

标签: 联合国

乌克兰简直太冤了!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硬生生把俄罗斯从一个全球超级大国打成了二流国

乌克兰简直太冤了!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硬生生把俄罗斯从一个全球超级大国打成了二流国

乌克兰简直太冤了!花了三年多的时间,硬生生把俄罗斯从一个全球超级大国打成了二流国家,解决了美西方的心头大患,可到头来乌克兰得到了什么?先看人员伤亡,超十万士兵血洒疆场。普通民众的伤亡更是难以精确统计,背后是无数破碎的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每天都在上演。原本拥有四千多万人口的国家,短短几年,人口锐减一千多万。这些人或是倒在战火之中,或是被迫背井离乡,踏上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经济层面更是一塌糊涂。曾经,乌克兰的农业在全球举足轻重,是欧洲的“粮仓”。如今,大量肥沃农田被战火蹂躏,农作物无法正常耕种与收获,农业出口近乎腰斩。工业也遭受重创,基辅的汽车工厂早已停工停产,哈尔科夫的拖拉机厂沦为一片废墟。全国工业产值缩水超70%。再看GDP,战前能在欧洲排进前20,如今直接被拦腰斩断。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黑海沿岸的敖德萨港,曾是繁忙的贸易枢纽,如今码头吊机被炸成废铁,粮仓半数被毁,运输粮食的铁路轨道也被炮火掀翻。能源设施同样损失惨重,电力供应时常中断,严重影响民众生活与工业生产。乌克兰为这场战争拼尽全力,可美西方所谓的“援助”,实则暗藏玄机。2023年,美国那笔600亿美元的援助法案,附带条款竟要求乌克兰抵押能源、农业等核心资产,这哪是援手,分明是趁火打劫,要将乌克兰的经济命脉攥在手中。欧盟这边,嘴上喊着“乌克兰是欧洲大家庭一员”,可实际行动却大打折扣。入盟谈判卡在农业政策协调上,匈牙利时不时否决援助提案,波兰为了自家农民利益,直接禁止乌克兰粮食进口。德国承诺的豹2坦克,交付数量远远满足不了乌军需求。反观俄罗斯,虽被战争消耗,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能源出口借助印度、土耳其等国转口,收入不仅没降,反而有所上升。去年军费开支还增长了25%,新型洲际导弹“萨尔马特”试射成功,核威慑力依旧强大。在国际地缘政治博弈中,乌克兰彻底沦为美西方的棋子。美国为了遏制俄罗斯,不断怂恿乌克兰在俄乌边境制造摩擦,将乌克兰推向战争深渊。而乌克兰为了西方所谓的“价值观”,将国家打得千疮百孔,可西方对其战后重建的承诺却含糊其辞。联合国估算,乌克兰重建至少需要7500亿美元,可美西方承诺的援助加起来还不到这个数字的十分之一。那些逃到欧洲的乌克兰难民,日子也并不好过。在波兰难民营,一家五口挤在狭小的帐篷里,冬天没有暖气,只能靠慈善机构捐赠的旧衣物御寒。在德国,虽然获得了居留权,但找工作时,雇主总会因“战争难民”身份而百般挑剔。泽连斯基总统四处奔走求援,姿态放得极低,可得到的大多是空洞的口号。去美国国会演讲,还得忍受议员当众质问“援助资金是否被贪污”。回到国内,又要面对民众的质疑与抱怨:“我们究竟为谁而战?”从全球政治格局来看,这场冲突深刻改变了地缘政治版图。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使得俄罗斯地缘安全环境进一步恶化,欧洲安全架构也随之重塑。俄罗斯与西方长期缺乏互信,地缘政治矛盾突出,这场冲突更是将这种矛盾激化到顶点。除了乌克兰问题,双方在军控、网络安全、人权等诸多问题上分歧严重,在中东、中亚、北极等地区的较量也不断加剧。在军事战略层面,俄乌冲突让先进武器大量应用于实战,改变了传统的军事战略思想与战术。双方大量使用无人机,使这种武器的重要性急剧提升,地面战场战术也随之改变,传统大规模装甲突击被小规模突击取代。武器装备发展上,各方更加注重成本与快速生产能力。乌克兰替美西方削弱了俄罗斯,自己却沦为一片焦土。年轻人死伤惨重、大量逃离,经济命脉被外人掌控,入盟、加入北约的目标愈发遥远。这场战争,乌克兰失去的太多,得到的却太少,实在是冤屈至极。
若日本“沉海”了,1.2亿日本人要全移居中国吗?联合国早有规定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若日本“沉海”了,1.2亿日本人要全移居中国吗?联合国早有规定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若日本“沉海”了,1.2亿日本人要全移居中国吗?联合国早有规定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一起评论区唠唠!最近日本闹了个大新闻,鹿儿岛连续25天地震超2000次,把当地人震得是魂飞魄散,整个岛上民众纷纷开始讨论,真要是日本“沉了”,1.2亿人该搬去哪儿?这事听着像科幻小说,实际上还真有点科学依据,地质专家发现,日本列岛每年都在以5毫米的速度向马里亚纳海沟滑动。虽说完全沉没得等几百万年,但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东京、大阪这些沿海城市已经感受到了海水的“骚扰”。鹿儿岛这波地震来得凶猛,最强那次直接让地壳移动了3.7厘米,岛上的日常生活彻底乱了套:旅游订单退了一半多,防灾包抢购一空,航班停飞,人心惶惶。有趣的是,日本网友们开始认真讨论起“全民移居中国”的话题。理由说得头头是道:中国地大物博,基础设施完善,离得又近,甚至有人还做起了“人口分配表”,要把东京人安排到江苏,大阪人搬去广东。但现实哪有这么简单?首先,中国可不是移民国家,没有接收大规模难民的政策基础。其次,中日之间的历史问题不是说放下就能放下的,再说了,1.2亿人说搬就搬,光是语言文化差异这一关就够呛。联合国其实早就想到了这种情况,按照规定,遇到气候难民问题,得分散安置。比如韩国和俄罗斯远东可以短期收留,澳大利亚和加拿大地广人稀适合长期定居,巴西有200多万日裔,文化融合更容易。这么一看,“全体移居中国”简直比中彩票还难,一个国家的1.2亿人口要搬家,哪是说说那么容易的事儿?而且真要说起来,日本的麻烦可不止地震这一个。现在日本老龄化严重,65岁以上老人占到近三成,年轻人却越来越少,找个年轻劳动力都快成了难事,只能靠机器人和外国工人来填补空缺。说到外国工人,日本政府态度也是相当纠结。想引进又不敢敞开大门,对外国人设限制还不少,年薪不到700万日元的想拿个永住权?想都别想。面对这些挑战,日本也不是没有对策,他们在加紧研发各种高科技防灾系统,还在搞水上城市的实验,但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关键是要解决人口结构失衡的问题。联合国看到这情况,早就在筹划应对方案了,万一真遇上大规模迁移,首先得建立紧急救援机制,确保基本生存需求。然后还得协调各国,规划长期安置方案。这可不是请客吃饭,得有条不紊地来。有意思的是,一些日本人已经开始未雨绸缪,据说在巴西,已经有不少日本人默默买下了大片土地,看来是打算给自己留条后路,万一真有那么一天,起码有个地方可去。回过头看这事,与其担心日本会不会沉,不如想想怎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毕竟在这个星球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独善其身,今天是日本面临这问题,明天可能就轮到其他国家了。所以说,与其到时候手忙脚乱,不如现在就做好准备,日本这事给我们上了一课,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环境问题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才行。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联合国:缺钱,明年裁员20%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8日报道,联合国正在推进将部分业务从纽约总部迁移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计划。鉴于占联合国预算超20%的美国会费可能会暂停缴纳两年,深陷财政困境的...但该条款并不涉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及其否决权。...
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6岁的小战士突然尿急,他干脆对着迫击炮撒尿。没想到,这泡普通

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6岁的小战士突然尿急,他干脆对着迫击炮撒尿。没想到,这泡普通

上甘岭战役中,年仅16岁的小战士突然尿急,他干脆对着迫击炮撒尿。没想到,这泡普通的尿致使400多美军丧命……1950年秋天,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过了三八线,一路往北冲,逼近了中朝边境的鸭绿江,还开炮炸了咱中国丹东。新中国刚满周岁,家底薄,但情况紧急,必须出手。唇亡齿寒的道理谁都懂。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江,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这场仗打得最惨烈的,就数上甘岭那场。美国兵飞机大炮坦克多得数不清,像蝗虫一样往上扑,火力砸得山都矮了几尺。整整四十三个昼夜,志愿军把命豁出去硬扛,最终守住了这山头。这场恶仗里,出了不少好汉,有个叫唐章洪的小战士,才刚满十六岁。他打小长在军人堆里,就想当兵。朝鲜那边一开火,他年纪不到就想法子混进了队伍,跟着部队过了江。别看他年纪小,上了战场一点不含糊,后来被选进了炮连。聪明加上肯练,他很快就把迫击炮玩得滚瓜烂熟。打起仗来是个好手,硬顶强敌也不怂。在上甘岭那打得天昏地暗的日子里,他操作一门迫击炮不停地打,炮管打得通红通红,眼看就要废了。偏偏在这节骨眼上,他突然尿急得不行。打仗打到这份上,哪顾得上去找茅房。看着那红彤彤快烧化了的炮管,小唐脑袋瓜一转,有了主意。他解开裤子,也顾不上臊,一泡热尿就浇到滚烫的炮筒子上。只听见“呲啦”一阵白汽猛冒,炮管温度真给降下来了。他又拿块破麻布擦了擦。就靠这急中生智的一泡尿,炮又能接着打了。接下来好几个小时,他和战友们像疯了似的,把炮弹像下雨一样砸向敌群。靠着冷却后的炮,那火力一直没停,硬是砸得敌人伤亡惨重。最险的时候,炮架子都被炸坏了,他咬紧牙关,直接用肩膀扛起滚烫的炮管子,继续装弹开火。那炮筒子烫得钻心,他也硬忍着不放。战斗到最后阶段,这小炮手更是神了。他仅凭精准的炮法,七十几发炮弹砸下去,撂倒了上百个敌人,还报销了敌军两辆铁疙瘩(坦克)。十六岁,在炮火连天里,靠冷静的头脑和一手好技术,为守住阵地立下了大功。残酷的战争熬过去了,唐章洪最终看到了胜利,活着回到了祖国。抗美援朝结束后,唐章洪返回了家乡。关于他在战场上的功绩,尤其是那关键的临场急智,成为了军史中一段充满智慧的传奇故事。许多年后,经过漫长的岁月,唐章洪老人一直过着平凡低调的日子。他本人鲜少在媒体前露面,也不像如今流行用社交媒体分享过往。能了解到的公开信息显示,这位昔日年轻的神炮手,晚年的生活如同许许多多老兵一样,回归于平常的宁静。人们会记得他战斗过的英勇,但关于他个人生活的具体动向,则少有公开而持续的报道。真金不怕火炼,英雄不怕硝烟熏。战争很残酷,如今这太平日子来得真不容易,是无数像唐章洪这样的志愿军用命换来的。当年战场上的那门立下奇功的迫击炮,如今被好好收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里,成了一件无声却震撼的宝贝。它静静躺在那里,让每个看到它的人都记得,和平那沉甸甸的分量。

联合国:缺钱,明年裁员20%

据《日本经济新闻》7月28日报道,联合国正在推进将部分业务从纽约总部迁移至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计划。鉴于占联合国预算超20%的美国会费可能会暂停缴纳两年,深陷财政困境的...但该条款并不涉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资格及其否决权。...
联合国安理会因乌克兰问题爆发激烈争执莫斯科,7月26日——俄新社据路透社消息

联合国安理会因乌克兰问题爆发激烈争执莫斯科,7月26日——俄新社据路透社消息

联合国安理会因乌克兰问题爆发激烈争执莫斯科,7月26日——俄新社据路透社消息,美国和中国代表在联合国安理会会议上就乌克兰问题发生争执。据该媒体透露,美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戴安娜·谢伊呼吁包括中国在内的所有国家停止向俄罗斯出口有助于增强其军工综合体的商品。中国代表耿爽驳斥了这些指控。他表示中国并非俄乌冲突当事方,并强调中方从未向冲突任何一方提供武器。他还敦促华盛顿停止推诿责任和制造对抗。上周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回应美国对俄罗斯贸易伙伴的威胁时强调,中方反对任何非法的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
马克龙这步棋下得真妙中东要变天了刚听说马克龙要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

马克龙这步棋下得真妙中东要变天了刚听说马克龙要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

马克龙这步棋下得真妙中东要变天了刚听说马克龙要在联合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这消息一出来我就琢磨这步棋走得够巧的你想啊法国这么做不光是为了和平肯定有自己的盘算欧洲这些年在中东声音越来越小马克龙这是想借机会刷存在感呢不过话说回来承认一个国家容易难的是让两边不再打架其实不管谁承认谁最终还得让老百姓过上安稳日子才行不然光嘴上说承认实际问题没解决那也没啥用你们觉得这样能让巴以那边太平点吗来聊聊呗
这一次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联合无视中方的强烈抗议,拍板屏蔽DeepSeek,现

这一次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联合无视中方的强烈抗议,拍板屏蔽DeepSeek,现

这一次动手的不是美国,60国联合无视中方的强烈抗议,拍板屏蔽DeepSeek,现在已经打不开了:今年2月,全球60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人工智能治理宣言》后,开始提议将中国AI模型DeepSeeK列入屏蔽名单。此次行动由法国、印度牵头推动,随后韩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相继传出禁止使用DeepSeeK的消息。他们拿出来的理由,都指着《人工智能治理宣言》里的一条。那条说,AI企业得把用户的数据存在用户所在国的服务器里。可DeepSeek的核心服务器在中国,这就成了他们手里的把柄。这些国家的官员在公开场合翻来覆去地说,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数据被跨界乱用”,但翻翻看他们自己国内的规矩,就知道这里面不对劲。法国从2021年就开始推“欧洲云计划”,要求本土企业的数据优先存在欧盟的服务器里,可对美国的微软Azure、亚马逊AWS这些平台,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印度2022年出台的《数字个人数据保护法》也说数据得存在本地,可谷歌、Meta这些企业只要“符合安全标准”,就能把数据传到国外去。韩国更明显,2023年的时候,信息通信技术部给苹果公司开了绿灯,不让它受数据本地化的限制,理由是“要保障技术创新”。这种挑着来的做法,在国际规则里早有先例。2019年联合国发布的《人工智能原则》里写得明明白白,不能把技术问题搞成政治事,还强调“公平治理得避开歧视性的措施”。2020年中国提出的《全球数据安全倡议》,说要建个多边协商的机制来解决数据跨界流动的问题,已经有80多个国家表示支持。但这次60国的做法,显然跟这些原则对着干。欧盟的态度更让人琢磨不透。他们搞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号称是全球最严的,但2023年罚了美国谷歌公司15亿欧元后,还是让它接着运营。再看对DeepSeek的处理,从提议到执行,三个月就搞定了,比平常审查快多了。这背后的事儿不难想—DeepSeek在多语言处理、复杂逻辑推理这些方面的技术进步,已经让不少国家坐不住了。中方的反应很迅速,态度也很明确。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说,这种做法其实是技术保护主义,违反了世贸组织的公平竞争原则。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表示,中国一直支持AI技术合规发展,愿意跟各国商量着定出能平衡安全与发展的规矩。但这些话没拦住60国,禁令该生效还是生效了。屏蔽带来的影响已经慢慢显出来了。在法国,不少靠DeepSeek做多语言客服的企业,只能换系统,运营成本一下子涨了30%还多。印度的中小科技公司本来用它开发农业预测模型,现在只能用本地效率低的系统。韩国的高校研究团队之前靠DeepSeek处理气象数据,禁令一出,相关的项目全停了。更值得关注的是规则制定权的争夺。60国想借着《人工智能治理宣言》来主导AI治理的标准,而中国提出的“安全和发展都得顾着”的想法,正被越来越多发展中国家认可。巴西、南非这些国家公开说,不能把数据存在本地当成唯一标准,得考虑不同国家技术发展的阶段。这种不一样的看法,说明全球AI治理要进入更复杂的较量阶段了。现在,DeepSeek还在被屏蔽着。这场由60国发起的行动,表面看是为了数据安全,实际上是在争技术上的话语权。历史早就证明,不管什么样的技术封锁,都挡不住创新的脚步。但这场较量留下的裂痕,想弥合恐怕得花不少时间。
根本打不过泰国,柬埔寨洪森要认怂了。7月25日,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乔恰就两国

根本打不过泰国,柬埔寨洪森要认怂了。7月25日,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乔恰就两国

根本打不过泰国,柬埔寨洪森要认怂了。7月25日,柬埔寨驻联合国代表乔恰就两国争端表态,要求立即无条件停火,呼吁和平解决。可当地时间7月26日一早,泰国和柬埔寨在边境又打起来了,两边还是老样子,互相说是对方先开的火,自己只是被动自卫。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柬埔寨这会儿是真有点扛不住了。泰国军方那边,又是战斗机轰炸,又是无人机打击,还派了装甲车、坦克带着步兵往柬埔寨境内推,柬埔寨根本拦不住,只能一步步往后退,逼得没办法了,才在别的地方用火箭炮和重炮往泰国境内乱打。正面战场上,泰国空军有战斗机掩护,柬埔寨想挡住推进几乎不可能,也难怪他们急着要停火。其实这事儿说到底,还是军事实力差得太多。泰国不管是装备水平还是协同作战能力,都比柬埔寨强出一截,真打下去,柬埔寨只会亏得更多,洪森想认怂停火,也是看清了这一点——硬扛没好处。可泰国那边不答应,觉得冲突是柬埔寨挑起来的,哪能让对方说打就打、说停就停?这种时候松口,不等于承认自己占了下风?再说了,边境冲突一旦开了头,想轻易停下没那么容易。两边都怕先服软丢了面子,尤其是泰国,现在占着优势,肯定想借着这股劲把局势压到对自己有利的地步,柬埔寨这边,就算心里想停,可泰国不配合,光靠喊停火也没用。接下来估计还得接着耗,只是柬埔寨的处境只会越来越难,毕竟实力摆在那儿,硬撑下去吃亏的还是自己。

伊朗被打了,致信联合国,柬埔寨被打了,也是致信联合国。当然这2者性质不一样,但是

伊朗被打了,致信联合国,柬埔寨被打了,也是致信联合国。当然这2者性质不一样,但是致信联合国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所谓的联合国帮不了他们,他们不会从联合国得到什么回馈,除了心理的安慰。这说明这个世界,缺少了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和平台,但是已经不是联合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