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边的树冒烟是摇蚊在集体相亲##专家说摇蚊不咬人不用怕#】8月22日,有
【#巢湖边的树冒烟是摇蚊在集体相亲##专家说摇蚊不咬人不用怕#】8月22日,有市民发现巢湖岸边的树上仿佛有缕缕“烟雾”升起,凑近一看才发现这些“黑烟”竟是由无数小虫聚集飞行形成的。这究竟是什么虫子?对人有没有危害?又会何时消失?22日下午,大皖新闻记者就此联系到了环巢湖湿地生物多样性调查专家虞磊。虞磊解释,这些小虫其实是摇蚊,它们聚集飞行的现象被称为“婚飞”,是一种正常的婚配行为。“摇蚊体型很小,单独一只很难被异性发现,所以它们会集中在树顶等显眼的地方一起飞行,这样雌性摇蚊就能更容易发现雄性,从而完成交配。”这也是为什么市民会看到树上“冒烟雾”的场景。摇蚊虽与蚊子是近亲,但对人没有任何危害。虞磊介绍,摇蚊的幼虫生活在巢湖湖底的淤泥中,靠吃淤泥和湖水里的有机质、腐殖质存活,属于底栖生物;而成虫则没有口器,无法进食,羽化后只进行婚飞、交配等活动,之后很快就会死亡。虞磊表示,摇蚊不仅无害,在生态系统中还扮演着重要角色。一方面,它们能消解湖水中的有机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摇蚊是鸟类、鱼类等许多生物的重要食物,是食物链中关键的一环,支撑着巢湖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为何今年巢湖岸边的摇蚊看起来格外多?虞磊表示,巢湖有十几种摇蚊,每种的盛发期不同,每年夏天都会出现类似场景,只是数量会因季节、气候略有差异。“今年前段时间先下雨,后突然晴热高温,这种天气变化让大量摇蚊在同一时间段羽化,因此显得数量特别多。”虞磊解释。摇蚊成虫的寿命并不长,若遇雨季,几天就会死亡;不下雨的话,也只能活十几天。“摇蚊成虫特别怕雨,雨一淋就活不成了。”虞磊建议,近期晴热无雨时,市民可尽量减少前往巢湖岸边;待下几场透雨后,摇蚊数量会大量减少,到时候再去游玩会更舒适。(大皖新闻)